第(3/3)页 “若无意外,你的地应当是适宜种植棉花的,届时既可卖给朝廷,也可自行留种,朝廷不下强令。” “不过你若愿意专种棉花,每一亩,前三年,每年都可免些许税收……” 税收免多少还没定,但燕晨说得极为细致,何况他还是燕小姐的弟弟,包娘子是信他的。 她只担忧一事:“这种棉花,倒不是说不好,只是种的人多了,价钱自然就低下去了。” 若是辛辛苦苦一年到头,卖棉花的钱连肚子都填不饱,甚至根本卖不出去,那还种个屁啊。 燕晨笑道:“价钱降低,这正是皇上想看到的啊!” 包娘子一愣,便听他继续道:“不过这位娘子也不必担心,试想一下,我景国上下有多少百姓?每每冬日,又有多少人不舍得、买不起厚衣裳,只能缩在家中烤火度日?” “棉花的价格低了,棉袄的价格自然也会降低,百姓买得起棉袄,棉花也就不愁卖了不是?” 包娘子觉得有点绕,但又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。 但真正说服她的,还是燕晨的最后一句话:“更何况,苏州有燕家布行在。连棉花如此高价的如今,燕家都能拿出廉价的棉袄。” “若是棉花价钱能低些,想来,她更不会亏待卖棉花的人才是。” 燕晨发自肺腑,包娘子深以为然。 她又向这位随和的状元郎请教了许多问题,直到侍卫们把土挖开,又填了回去。 确认好适宜的土地所在,燕晨的任务就基本完成了,接下来他只要回去跟县令通报一声就好。 与那位热心的民间娘子道别后,燕晨坐上了回县的马车。 包娘子这时才反应过来: 状元郎,不正是燕家出身? 他方才是算自吹自擂,还是在夸燕小姐? 不论是哪一种,对包娘子来说,都不重要了。当晚,包顺带着新消息回来:“娘子,我看县令张榜,说要把咱们这儿当做…什么试……” “试点。” “对对,是试点。” 包顺嘿嘿一笑,正要接着说下去,包娘子高贵冷艳,斜他一眼:“你不用说了,我都知道了。” “咱们明天就去报名,拿种子,种棉花!” 种棉花,崇明、晋州,可以说是响应最积极的地方。 感慨此事,又有人为燕灵川作出了不少的民谣、诗词,以歌颂感谢她的善心。 燕灵川趁热打铁,在苏州各县又开了好几家分店,一转之前的颓势,各个铺子都门庭若市。 同一时间。 温罗青终于放弃了琢磨新的布料。 云锦,她那天晚上就是摸了再多下,也终究不是像玩具、机械那些东西一样,能把它拆了再重组。 温罗青试了很多次,别说改进了,她根本连仿制,都仿制不出来! 温罗青已经彻底放弃云锦了。 但她仍然没有放弃,要在皇太后的寿宴上压燕家一头。 只是,她新制出的布料,无论如何都没有云锦好看。 如今又陡然得知,燕灵川不光是会织造云锦,甚至还搞出了棉袄,得了太子的表彰,听说最近还在研究棉布…… 温罗青彻底坐不住了。 她竟然忘了,现代有那么多新技术,这里都还没有。 她搞什么不行?何必要在云锦这种费钱费力的布料上,浪费时间和金钱? 燕灵川能得到表彰,那她也行! ——温罗青一开始确实是这么想的。 但很可惜,她脑子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好用,现有的织造工艺,不足以她搞出想要的那些布料。 而工具……说实话,温罗青对这些东西并不太了解,只依稀知道一些改进方向。 若有时间研造也行,偏偏,她的时间已经不多了。 这日,温父温母又在温罗青耳边叨叨:“店里的人越来越少了,青儿,不如咱们还是……” 还有人堵住温罗青的路,问她可要将铺子卖出。 温罗青忍不住咬牙:为何同样行商,她这边全是拖后腿的。燕灵川就有一个状元弟弟,给她争光? 布店是她在这个世界翻身的希望,她绝不愿意将其转售出去。 温罗青坐上马车,敲响了燕家的大门。 得了小厮通报,燕灵川很是诧异:“她可有说,找我何事?” 小厮犹豫道:“她问小姐您,对新的织布机感不感兴趣……?” 温罗青找上燕灵川的事,燕晨尚无机会知晓,此前他匆匆回了一趟家后,便被召回了京城。 冻灾缓解,太子给燕灵川下了表彰,他却一无所获,魏惜棠那几日走路都带风。 待燕晨领了推行棉花种植的命令,前往苏州,魏惜棠又摔碎了两个杯子。 而等他回来之后,一连三天,皇宫里都没有任何指令下来,魏惜棠又得意洋洋起来。 出于前几次的教训,他表现得极为克制。 燕晨懒得搭理他。 这段时间,他忙得很。皇帝日日以讲经之名,召他进宫,行太师之事。 冬去春来,万物复苏,老皇帝的身子反倒一日不如一日,原本的计划全部被打乱。 如今有两件事横在他身前: 一:今年江右雨水比往年多,夏季将至,恐会出现涝灾,急需修堤治水。 二:他身体每况愈下,恐时日不多,必须要在小五继位之前,完成改制。 两相权衡,老皇帝最后选择先紧着第二件事来。 第一件事,他则交给了太子来处理,并令朝中相关官员辅助他。 燕晨是太子主动请的救兵。 皇帝不觉得他会治水,但燕晨自己都点了头,他也就任由他们去了——燕晨出的主意要是不靠谱,那些官员也不会同意。 皇帝不知道的是,虽然他还未将燕修撰提拔为太师,但他已经开始对着太子,疯狂输出了。 不懂堤坝原理怎么办?书看完,直接招揽民间工匠问。 他们或许不够聪慧,但在自己的领域中,却绝对是一把好手。 “要相信劳动人民的智慧。”这是燕晨教给小太子的第一句话。 除了问,最好也要到实地去看。 然而小太子一提这事,就被皇帝拒绝了。 改制在即,他很怕小太子出事。 小太子只好焦心地坐在宫中,通过江右地方官,远程观测进度。 但很快,又出现了新的问题。 没钱了! 之前晋州的冻灾,虽有燕家支援的棉袄,但粮食不足,国库支出仍旧大增。 如今,修坝的材料要钱,请工人要钱,工人吃饭要钱……哪里都要钱。 对着回信中,江右地方官给出的数字,小太子整个人愁得不行。 燕晨拿过信扫了一眼,恍然一笑,拍了拍他的肩膀,安慰道:“别着急,银子马上就有了。” 小太子奇怪地看向他。 燕晨微笑:“忘了?你父皇针对商贾的改制,不日就要开始推行。” 先帝的政令,让那些勾连在一起的官商,肆意生长了这么多年。 是时候,该噶韭菜了。 作者有话要说:1诏书表彰:古代皇帝如何表彰杰出人物?建阁、塑像、下诏。 – 感谢在2022-04-1923:58:52~2022-04-2022:28:4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~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:小段的麒麟臂1个;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:空蓝格30瓶;晴、隰有荷华、九歌10瓶;瑞松、李花落尽、安酱、萎靡对鱼5瓶;战战家的小姑娘3瓶;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