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只是不知父皇对此再三推拒,究竟是顾忌何事…… 批改完奏折,已是深夜,期间父子俩草草用了一顿饭,太子还在长身体,皇帝就令他先回去了。 夜色如水,殿内的宫女太监、护卫们换了一轮当值,有的精神抖擞,有的则躲在角落里昏昏欲睡。 “程棋。” 程棋打了个激灵,下意识抬起袖子擦了擦嘴角:“皇上,奴才在!您有何事吩咐?” 说完这一串话,程棋才彻底睁开眼。 皇帝坐在桌案前,满身疲惫地撑着头右手揉着眉心,左手朝他摆了摆:“无事。” “朕今日就睡在这儿了,你也早些去歇着吧。” 程棋作为大太监,其实是不需要守夜的。 望着书案前苍老的侧影,程棋想劝几句,但最终什么都没说。 他躬身后退:“是,皇上,老奴先退下了。” 程棋走后,皇帝又抿了口茶,在婢女的服侍下,洗漱完脱衣上床。 躺在床上,却如何也睡不着。 晚间太子走后,程棋嘱咐的人,很快就带回了打听到的消息: 燕修撰在翰林院,因商户子出身,而遭到了魏惜棠的排挤。 这一点都不奇怪……个屁。 他要打压商贾的事,可还只是停留在商策阶段,如今朝中商户子海了去了。 魏惜棠因何瞧不起燕晨? 魏家……老皇帝手指敲打着床沿,想了许久,才终于想起来: 端妃的弟媳,似乎…是魏惜棠的大姐? 这已经是许多年前的婚事了,当时的魏家还没有如今这般鼎盛,甚至十分不起眼。 而端妃的父亲,位于当今武官首列,手握兵权,与安武王相交甚密。 之前皇帝让程棋查二公主,便发现端妃不时就要宣其弟媳进宫。 如今看来,这两家搅和在一起还不够,连世家,他们都要开始拉拢了。 以右相为首的三皇子派,都没他们跳得欢畅。 老皇帝心口传来阵阵刺痛。 端妃的幼弟当初成婚,圣旨还是他亲手写的! 他翻了个身,努力平复呼吸,一边在心里狂戳小人,一边沉沉睡去。 一群刁民,想和他的小五抢皇位。 他会让他们知道,这天下终究是姓……终究是他家小五的! 时间过得飞快。 有了皇帝当后台,燕晨顺利将燕灵川运来的棉衣,送往了晋州冻灾现场。 随着太子一道表彰诏书赐下,百姓们奔走相告,口口相传。 此时的晋州仍然寒冷,苏州却已春光融融,百姓都换上了春衫。 但因这一道诏书,晋州百姓都记住了“苏州燕氏长女”之名。 苏州的百姓,也想起了不久前那一件薄薄的深灰色棉袄,给他们带来的温暖。 “难怪之前燕家四处收购棉花!我还当他们是想将棉花买净,以防被人勘破了棉衣的诀窍呢!” 有人羞愧道:“看来是我以小人之心,度君子之腹了。” 也有人一脸羡慕:“晋州百姓真幸福啊,那么好的棉袄,燕家竟分文不要。” “呸,幸福个屁,你脑子进水了不成?人那是受了冻灾。” “冻灾?可这不都是春季了吗?” “晋州在北地,冬天长嘛。” “原来如此,不过这么棉袄都白送,燕家亏大发了吧?” 包娘子也听闻了这个消息。 她拉着包顺道:“你看,我就说燕小姐是天大的好人,往后咱家买布,都去她家买。” 包娘子天生畏寒,那件棉衣质量好得惊人,她现在早晚都还穿在身上呢。 包顺点头:“都听你的。” 包娘子叹了口气:“可惜燕家不招做女红的,我听闻她家的工钱可高呢。” 近来她还是回归了最初的工作,接些女红活儿在家做。 只是接触过温家的模特工作,赚过大钱,便总觉得这些钱少了些。 包娘子知道自己心态有问题,倒也不着急。 反正她现在踏踏实实的,若是遇到机会,再放心大胆去试就成。 不过她没想到,机会这么快就到了眼前。 太子给燕家小姐下的诏书,才过去没多久,燕家那位状元郎便又回来了。 不过这次,他是以朝廷命官的身份回来的。 听说他身后跟来的侍卫有二十多个,这些人还佩了刀,连县令都来与他作陪,看着就气派得不行。 不过状元郎啥也没干,而是带着那些人满郊外农田地跑,这让崇明县的人很是奇怪。 这日,状元郎恰好就带着人,来了包娘子所居住的村落附近。 包顺出去扛货去了,包娘子恰好得闲,跟着人去看热闹。 最后到了田埂边,只见那面容清俊,身着青袍,衣上绣着好看的白鸟的状元郎,正和一位老人蹲在一起说话,从地里抓了一把土起来。 他修长白皙的手一下就被泥块弄脏,那位老人拘谨不已。 包娘子却对这位状元郎生出了些许好感,凑近两步。 燕晨是来寻适合种植棉花的土地的。 棉花最宜在四月中,如今已是四月初旬。 之前他们在京都,主要是查阅资料,并由皇帝命人挖了各地的土回来,给他们作为参考。 最后划出了几个地点,分别派他们来考察。 因时间紧迫,皇帝无需他们答复,只下令找到适宜的土地,就命人赶快种植。 至于推行棉花的政令,早已分派给各地官员。 种子、福利政策,各地方官都已准备好。 这种利国利民的政策,一般来说是没人会反对的。最多,就是往前去各地的人中塞几个自己人。 柳学士去了华北,燕晨则回了家乡。 到了自己家,他就轻松多了,脸上带着笑意,与那位老人说话:“老伯,您家地这土是好的,不砂也不黏,只是不知土层厚不厚。” “您看,可否让我们挖一挖看?” 那老伯有些犹豫:“不知大人要挖多深……?” 燕晨:“约莫四五尺。” “这……”四五尺,那不是有十三四岁的孩童那么高?老人眉毛拧了起来,似是不愿。 “这位大人,你们说的那个棉花,我当真种过,不骗你们。这挖地,不如还是……” “挖我的吧!”老伯正说着话,便听一道清脆女声。 燕晨同样转头看去,出声的女子扎着妇人髻,模样看着还挺年轻,比燕灵川大不了几岁。 被他看着,包娘子有些忐忑,但很快她又鼓起勇气:“大人,可是要寻栽棉花的地?我家地也长过棉花。” ——她家地早就荒了一半,那棉花是野生的。 燕晨看了眼老伯,又看一眼包娘子。偏过头招招手,王吉立刻上前扶着他起身:“你家地在何处?” 包娘子羞涩一笑,指着老伯家地隔壁的隔壁:“就那块。” 老伯只能看着他们走远。 前朝施行屯田制,先帝沿用,到了如今,全国各地其实都不缺田。 包娘子家的地,虽说是在老伯隔壁的隔壁,但着实隔开了不短的距离。 这一块的土质都很相似,燕晨确认过后,侍卫们从马车上取下铲具,挖了起来。 包娘子斗胆跟他搭话:“大人,不知您是要买地,还是……?” 燕晨微微一笑,摇头道:“皇上有令,要推行百姓种植棉花,以免天下冬寒之苦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