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郑鸿逵道:“还算老实。” 郑鸿逵的口气还有些惋惜,似乎巴不得金声桓投敌,那样郑氏就可以合理的攻击他了,再借助杨潮的兵力,两路夹击福建就又是郑家的了。 既然福建还没有投敌,也就是说,现在只有小半个广东而已。 “既然金声桓没有反叛。岭南就不算全坏。不过本督要是出兵,也就不能从福建过了,金声桓若是反叛,我大可从浙江打过去,他既然没反叛,大概也不会允许本督从福建过的,此时本督也不想逼反了他。” 如果杨潮打着救援广东的旗号,要从福建过去,金声桓难免生出假途灭虢的顾虑。 现在洪承畴恐怕早就展开了外交攻势,正在招降金声桓呢,不过碍于北方的杨潮金声桓才不敢投降,要是杨潮逼他,他恐怕真的投敌了。 “劳烦郑侯爷修书一封,让郑家的船队从浙江温州接应我军南下。我军当先救援广州,若广州已经失陷,则先攻占潮州。” 所以杨潮只能选择从浙江最南端的温州坐船,绕过福建从海陆进兵广东,而且走海路的话,速度上恐怕比从福建的山区穿过更快速一些。 郑鸿逵道:“大都督所命,郑家不敢不从!” 接着杨潮立刻给许多男发令,让他立刻让浙南防备金声桓的军队坐船去广东。 同时让谢飞从南昌出发,率部回南京,准备坐船去广东。 又命令在袁州府和吉安府的吕末,让他向湖广一带攻击,牵制洪承畴的兵力。 昨晚一系列部署后,杨潮才有时间反思一下。 这个洪承畴果然无孔不入,稍微有机会,立刻就会咬你一口。 在九江的时候眼看着就像是秋后的蚂蚱了,朝堂上被南四旗疯狂攻击,朝不保夕,军事上被谢飞和吕末两面夹攻,可是他最后逃走了,而且现在还反咬了杨潮一口。 但是有一个问题杨潮有些弄不清楚:“郑侯爷,你觉得,洪承畴此举有何目的?” 如果说洪承畴只是钻空子,有枣没枣打三竿子,杨潮打死都不会信的,这绝对是一个谋定而后动的老狐狸,要说他攻打广东没有三个以上的目的,那他就不是洪承畴了。 可是无论如何看来,广东都不是什么战略要地,即便占领了广东,也对战局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。 “许是冲着朝廷去的?” 郑鸿逵疑惑的说道。 杨潮摇了摇头:“要是多尔衮没有放回弘光皇帝,那倒有些道理,但是现在弘光皇帝就在南京,洪承畴灭了广东朝廷,大不了我们另立新君,让弘光皇帝复辟,反倒是帮了我。” 老实说,杨潮不太把小朝廷当回事,清廷也不会把他们太当回事的。 洪承畴的目的到底在哪里? 杨潮开始深思起来。(未完待续。) 第(3/3)页